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5个挑选大人退烧药的秘诀,让你不再迷茫!
有家健康网 2025-04-09阅读量:8377
挑选大人退烧药可从药物成分、适用症状、禁忌人群、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入手。
1. 药物成分:常见的退烧药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及释放,而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出汗以达到解热作用,同时能抑制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作用,提高痛阈而产生镇痛效果。布洛芬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通过对环氧酶(COX)的抑制而减少前列腺素合成,由此减轻因前列腺素引起的组织充血、肿胀,降低周围神经痛觉的敏感性。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短期内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同时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2. 适用症状:不同成分的退烧药适用症状有所差异。对乙酰氨基酚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头痛、关节痛、偏头痛等。布洛芬除了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还能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阿司匹林除解热、镇痛作用外,还可用于抗炎、抗风湿,治疗风湿热。
3. 禁忌人群:对乙酰氨基酚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对对乙酰氨基酚过敏者禁用。布洛芬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对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药过敏的哮喘患者禁用。阿司匹林有出血症状的溃疡病或其他活动性出血时禁用,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禁用。
4. 不良反应:对乙酰氨基酚偶尔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皮肤苍白等,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粒细胞缺乏、血小板减少等。布洛芬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等。阿司匹林较常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5. 药物相互作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巴比妥类或解痉药长期合用可能导致肝损害;与氯霉素同服可能增强氯霉素的毒性。布洛芬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与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同用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增加出血倾向。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同用疗效并不加强,而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与抗凝血药(双香豆素、肝素等)、溶栓药(链激酶、尿激酶)同用,可增加出血的危险。
在挑选大人退烧药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成分、适用症状、禁忌人群、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同时,无论选择哪种退烧药,都应遵医嘱使用,若发热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