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冬至为什么被称为冬至
有家健康网 2025-04-09阅读量:2503
冬至被称为“冬至”的原因可以从天文现象、古籍记载和民俗文化三个维度进行解释:
一、天文现象基础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
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黄经270°),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这一天文现象是节气划分的核心依据。
阳气初生的象征
古人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开始变长,象征阳气回升,故称“冬至”为“阳生”之始。
二、古籍记载与历史演变
周朝祭祀活动
根据《史记》记载,周朝时期冬至是重要的祭祀活动,人们通过祭天祈求丰收与祥瑞。由于当时正月(夏历十一月)与冬至重合,故称“冬节”或“亚岁”。
汉武帝改革的影响
汉武帝采用夏历后,将正月与冬至分属不同月份,但“冬至”作为节气名称保留下来,并逐渐演变为重要节日。
三、民俗文化内涵
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冬至既是天文现象的节点,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古代农民通过祭祀感谢大自然的馈赠,并祈求来年丰收。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习俗,部分地区保留祭祖、吃饺子等传统。
节气与农事活动的关联
冬至前为“冬藏”阶段,冬至后阳气回升,标志着农事活动转入新周期。冬至也被视为冬季的起点,与“小年”并称。
冬至的名称既源于其天文特征(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又承载了古代祭祀、农耕文化的象征意义,经过数千年演变,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