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冬行春令的出处详解

有家健康网 2025-04-08阅读量:892

关于“冬行春令”的出处,综合权威资料整理如下:

一、核心出处

“冬行春令,春必瘟病”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为:“冬行春令,春必瘟病。” 这句话最早见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被后世医书反复引用,成为中医理论中关于时令与疾病关系的经典论述。

二、原文背景与含义

  1. 时令与气候对应

    古人认为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应顺应四时规律。春季本为万物复苏、阳气升发的季节,应施行政令促进生长;冬季则宜闭藏以蓄积能量。若冬季误行春季的温暖气候(如提前回暖、花开等),则会导致春季疾病频发。

  2. 疫病流行的象征意义

    该论述将“冬行春令”与瘟疫联系,认为这种气候异常会削弱人体抵抗力,使疫病乘虚而入。例如,冬季本应闭藏,若提前回暖则寒气未退,易导致人体阳气受损,从而诱发疾病。

三、后世阐释与影响

  1. 易学角度的象意解释

    从易学视角分析,冬季对应坤卦,其爻位中鬼爻多为木属性,而春季寅卯辰月也属木令。冬季行春令相当于木旺之季遭遇木盛之春,形成“木旺乘虚”的格局,故易引发疾病。

  2. 气候异常的预警作用

    历史上,“冬行春令”常被用作气候异常的预警信号。如《吕氏春秋》记载,若仲秋误行冬令,会导致风灾、早死等灾害,类比春季误行冬令易引发瘟病。

四、现代关联

现代科学认为,“冬行春令”现象(如冬季回暖、春寒未退)多与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异常有关。这类气候异常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如导致早春冻害、干旱等),还可能通过影响人体代谢和免疫力,间接增加疾病风险。

“冬行春令”既是中医理论中关于时令与健康的经典论述,也是古人观察自然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智慧结晶,对现代气候学和公共卫生仍具有参考价值。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