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起源
有家健康网 2025-04-07阅读量:6566
冬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其起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节气与节日的起源
最早起源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定者,距今约2500多年。周公通过“圭表测影法”观测太阳,确定冬至为土中(日短至、白昼最短)的节点,并以此划分节气,作为农事活动的指导。
作为节日的确立
虽然节气本身源于天文观测,但将其发展为节日始于周代,至汉代称为“冬节”,官员放假、商人停业,形成初步社会习俗。至唐宋时期,冬至的民间地位提升至与春节相当,成为国家与民间共同庆祝的节日。
二、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阴阳哲学的体现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转折点,象征阴寒极盛而阳气回升,预示新循环的开始,故称“亚岁”。
自然现象的崇拜
冬至的“日短至”“日影长”等特征被古人视为神灵意志的体现,通过祭祀、朝贺等行为与神灵沟通,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三、历史演变与习俗
官方与民间的互动
周代以冬至为岁首,汉代延续官方祭祀,唐代皇帝以“登歌”“奏乐”形式庆祝,宋代则强调“官放关扑”(暂停商业活动),民间更通过祭祖、吃食等习俗强化节日氛围。
地域性习俗的融合
北方地区因“捏冻耳朵”(吃饺子)驱寒,南方则流行吃汤圆。这些习俗逐渐与祭祖、团圆等文化内涵结合,形成多样化的冬至庆祝方式。
四、现代意义
冬至不仅是农历年最后一个节气,更承载着家庭团聚、传承文化的意义。2023年《清嘉录》称冬至“大如年”,足见其历史地位的延续性。
冬至的起源是天文观测与人文信仰交织的结果,历经数千年演变,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