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出自
有家健康网 2025-04-07阅读量:5922
“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出自中国古代经典医书《黄帝内经》,具体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该章节详细阐述了四季与五脏对应的养生原则,强调人体生理活动需顺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
具体解析:
五行与五季对应
《黄帝内经》以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形成“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的对应关系。春季属木,对应肝脏;夏季属火,对应心脏。
夏季养心的核心思想
夏季炎热,阳气盛极而衰,此时心火当令,故需通过调养心脏来平衡阴阳。具体方法包括:
起居调整 :夜卧早起,顺应阳气升发规律;
情志调节 :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焦虑或愤怒;
饮食建议 :多食用清淡、苦味食物以清心火,如莲子、绿豆等。
理论依据
该理论基于《黄帝内经》的“天人合一”思想,认为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例如春季万物复苏,肝气渐盛,此时养生需注重疏肝理气;夏季暑热易伤心,故养心为夏季养生重中之重。
实际应用建议:
春季 :可进行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帮助肝气疏泄;
夏季 :避免熬夜,适当午睡,并通过冥想、瑜伽等放松心情;
长夏 :注意健脾祛湿,预防湿热引起的疾病。
通过顺应四季变化调整养生策略,可达到“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健康状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