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什么样的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4-07阅读量:2360
血管神经性水肿概述
血管神经性水肿(angioedema),又称血管性水肿或巨大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它通常由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失调引起,导致液体和蛋白质从血管进入周围组织,引起身体部位的过度蓄水。
病因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 物理因素: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可诱发血管性水肿。
- 感染因素:某些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可导致血管性水肿。
- 获得性C1酯酶抑制物缺乏:某些疾病或药物可导致C1酯酶抑制物缺乏,引发血管性水肿。
- 变态反应:食物、药物、吸入物等过敏原可引发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血管性水肿。
- 遗传因素:如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体内缺乏特定的补体蛋白。
- 物理和化学刺激:如化妆品、清洁剂等接触皮肤或黏膜后,可能直接或间接损伤局部组织,引起血管性水肿。
- 内分泌及代谢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组织液的正常循环和平衡,增加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病风险。
临床表现
血管神经性水肿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
- 局限性水肿:多发生于组织疏松处,如眼睑、口唇、包皮和肢端、头皮、耳郭,口腔黏膜、舌、喉等。
- 皮损特点:皮肤处紧张发亮,境界不明显,呈淡红色或苍白色,质地柔软,为不可凹性水肿。
- 自觉症状:患者自觉不痒或较轻,或有麻木胀感。
- 持续时间:肿胀经2~3天后消退,或持续更长时间,消退后不留痕迹。
- 可能合并症状:常合并有荨麻疹。
- 严重并发症:当喉头黏膜发生血管性水肿时,可能导致气闷、喉部不适,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甚至有窒息的可能。
检查
为了明确诊断和寻找病因,医生可能会进行以下检查:
- 血常规:查看嗜酸性粒细胞是否升高,若升高提示可能存在过敏反应。
- 血清IgE检测:了解体内IgE水平,辅助判断是否为过敏相关的血管神经性水肿。
- 皮肤点刺试验:用于查找具体的过敏原。
- C1-INH水平及功能检测:对于疑似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患者。
诊断
医生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诊断,如突然出现的局限性水肿,无疼痛,可自行消退等。诊断确立后应寻找有关致病因素。
治疗
治疗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原则包括:
- 寻找并去除病因:如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或刺激物。
- 对症治疗:包括抗组胺受体H1拮抗剂、抗组胺受体H2拮抗剂、拟交感神经药物等。
- 紧急治疗:对于严重的血管性水肿导致的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或昏倒,需要立刻进行急诊处理,如注射肾上腺素、插管等。
- 特殊治疗:如对于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可使用活性减弱的雄性激素或抗纤维蛋白溶酶药物。
预防
预防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关键在于识别并避免接触可能的诱发因素,如:
- 注意饮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
- 谨慎药物使用:在使用药物时,要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 避免物理和化学刺激:如避免接触刺激性的化妆品、清洁剂等。
- 定期体检:对于有遗传倾向的患者,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疾病。
如果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