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什么样的病
有家健康网 2025-04-07阅读量:4156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简称ALS),俗称“渐冻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下从定义、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及最新研究进展五个方面为您详细介绍:
1. 定义与基本特征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影响运动神经元的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伴随运动功能障碍,最终导致自主运动能力丧失。这种疾病属于运动神经元病的一种,同时累及上运动神经元(侧索硬化)和下运动神经元(肌萎缩),因此得名。
2. 病因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 遗传因素:约10%-20%的病例与遗传有关,其中部分是家族遗传性ALS。
- 环境因素:包括重金属中毒、神经毒性物质堆积(如谷氨酸堆积)、自由基损伤、神经生长因子缺乏等。
- 其他假说:氧化应激、兴奋性毒性、神经营养因子障碍、自身免疫机制等也被认为是可能的致病因素。
3. 症状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症状通常在45岁以上开始出现,男性多于女性,具体表现包括:
- 肌无力与肌萎缩:首发症状常为一侧或双侧手指活动笨拙无力,随后出现手部小肌肉萎缩,严重时双手呈鹰爪形。
- 肌束颤动:受累部位肌肉出现不自主的颤动。
- 锥体束征:如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等。
- 延髓麻痹: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舌肌萎缩、吞咽困难、构音障碍,严重时呼吸肌受累导致呼吸困难。
- 其他症状:包括疼痛、易疲劳、流涎、睡眠障碍、认知障碍等。
4.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能够完全逆转或控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病情发展的药物,但以下方法可缓解症状或改善生活质量:
- 药物治疗:
- 利鲁唑:可抑制谷氨酸释放,延缓病程进展,但对肌力和生活质量改善有限。
- 依达拉奉:具有抗氧化作用,用于缓解神经损伤。
- 对症治疗:
- 针对吞咽困难的患者可使用鼻饲或胃造瘘术。
- 呼吸困难患者可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终末期患者需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
-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5. 最新研究进展
近年来,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治疗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 基因疗法:2023年,美国FDA批准了一种名为Toferson的反义寡核苷酸药物,用于治疗SOD1基因突变的ALS患者。这种药物通过靶向突变基因的mRNA,减少致病蛋白的生成,显著减缓了疾病进展。
- SNUG01临床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牵头的SNUG01基因治疗药物研究正在探索鞘内注射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为AL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总结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药物治疗、对症支持及最新的基因疗法,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望得到改善。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该疾病的信息或帮助,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机构。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