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震惊!晚上吃东西竟会增加3种慢性病风险,你还敢吃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4-05阅读量:9286
晚上吃东西会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风险,还会影响肠胃功能、导致睡眠质量下降。
1. 肥胖:晚上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消耗的能量减少。此时吃东西,摄入的热量难以被及时消耗,就容易转化为脂肪堆积在体内,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引发肥胖问题。
2. 糖尿病:夜间进食会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打乱正常的血糖调节节律。长期如此,会加重胰岛负担,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效果,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3. 心血管疾病:晚上吃东西后,血脂水平会升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减慢。这会导致血管壁上更容易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4. 肠胃功能受影响:夜间肠胃需要休息来进行自我修复。吃东西会迫使肠胃继续工作,消化食物,这会打乱肠胃的正常节律,长期可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疾病。
5. 睡眠质量下降:进食后,肠胃处于消化状态,身体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这会干扰正常的睡眠。而且晚上吃东西可能会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进入深度睡眠,影响睡眠质量。
晚上吃东西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会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还会对肠胃和睡眠产生不良影响。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应尽量避免晚上吃东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果有进食需求,也应选择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并控制食量。若出现相关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内科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