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怎样处理
有家健康网 2025-04-05阅读量:4665
化脓性颅骨骨髓炎的处理需综合抗感染治疗、手术干预及全身支持,具体方案如下:
一、药物治疗
- 抗生素应用
- 初始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青霉素类)覆盖常见致病菌,待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明确后调整用药。
- 静脉给药为主,疗程需持续4-6周或更久,感染控制后可转为口服维持。
二、手术治疗
- 感染灶清除
- 存在脓肿、死骨或窦道时需手术引流脓液、切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行钻孔引流或开窗减压术。
- 减压与修复
- 若合并颅内压增高(如头痛、呕吐),可能需去骨瓣减压术缓解症状。
- 颅骨缺损较大者,后期可行颅骨修补术恢复结构稳定性。
三、支持治疗
- 营养与免疫增强
- 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必要时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支持,提升机体修复能力。
- 症状管理
- 对症处理发热(物理/药物降温)、疼痛(非甾体抗炎药)等,改善患者舒适度。
四、局部护理与监测
- 伤口处理
- 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定期换药,生理盐水冲洗以减少局部感染风险。
- 病情跟踪
- 定期监测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
五、其他注意事项
- 原发病控制:若继发于鼻窦炎、中耳炎等,需同步治疗原发感染灶。
- 避免诱因:治疗期间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凉,防止病情反复。
提示:治疗方案需个体化制定,尤其手术时机与方式应结合影像学及全身状况评估。慢性或复杂病例可能需多次手术干预。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