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有人骨质疏松恢复了,有人却越来越糟,差别在哪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4777
骨质疏松恢复情况不同,与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基础疾病、营养摄入、运动情况等有关。
1. 治疗依从性:按时、规范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是恢复的关键。常用药物有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鲑降钙素等。依从性好的人能持续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从而改善骨密度。而不按时服药或随意停药的人,无法**药物在体内维持有效浓度,影响治疗效果,导致骨质疏松加重。
2. 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利于恢复。不吸烟、不过量饮酒,可减少有害物质对骨骼的刺激。长期吸烟会影响骨代谢,过量饮酒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能促进身体分泌利于骨骼健康的激素。相反,不良生活方式会干扰骨骼正常代谢,使骨质疏松恶化。
3. 基础疾病:患有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钙、磷代谢和维生素D的活化,不利于骨质疏松恢复。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渗透性利尿,使钙排出增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发展,能为骨质疏松恢复创造有利条件。若基础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会加重骨质疏松程度。
4. 营养摄入:合理的营养摄入为骨骼提供必要物质。**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摄入很重要。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适当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合成。营养均衡的人,骨骼有充足原料进行修复和生长。而营养缺乏,尤其是钙和维生素D缺乏,会使骨量进一步丢失。
5. 运动情况:适度运动能刺激骨骼,增加骨密度。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骨骼稳定性。坚持运动的人,骨骼在应力作用下不断重塑,有利于骨质疏松恢复。长期不运动,骨骼缺乏刺激,骨量会逐渐减少,骨质疏松会越来越严重。
骨质疏松恢复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治疗依从性、生活方式、基础疾病、营养摄入和运动情况等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想要改善骨质疏松状况,需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积极采取正确措施。若骨质疏松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遵医嘱使用药物,以促进骨骼健康恢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