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当宝宝抗拒吃药,直肠给药是你的“救命稻草”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8374
当宝宝抗拒吃药时,直肠给药有一定优势,如起效快、避免首过效应、可用于昏迷或呕吐患儿等,但也存在局限性,包括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引起局部刺激、药物吸收不稳定、增加感染风险、存在药物选择限制等。
1. 起效快:直肠给药时,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可绕过肝脏的首过效应,部分药物能较快地发挥药效,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起效的情况,如发热时使用退热药物,直肠给药可以较快降低体温。常用的有对乙酰氨基酚栓、布洛芬栓等。
2. 避免首过效应:口服药物经过胃肠道吸收后,首先会经过肝脏,部分药物会被肝脏代谢,从而降低了进入血液循环的药量。而直肠给药可避免这一过程,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例如一些抗生素类药物采用直肠给药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像头孢克肟、阿莫西林等。
3. 可用于特殊患儿:对于昏迷、不能吞咽或频繁呕吐的宝宝,直肠给药是一种可行的给药途径,能**药物进入体内发挥治疗作用。
4. 可能损伤肠道黏膜:在直肠给药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不当,比如栓剂质地较硬、插入时用力过猛等,可能会损伤宝宝娇嫩的直肠黏膜,导致出血、疼痛等不适。
5. 引起局部刺激:某些药物对直肠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会引起宝宝局部不适、腹泻、里急后重等症状,影响宝宝的舒适度。
6. 药物吸收不稳定:直肠内的环境相对复杂,药物的吸收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直肠内的粪便量、药物与直肠黏膜的接触面积等,导致药物吸收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
7. 增加感染风险:如果在直肠给药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容易将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带入直肠,增加宝宝肠道感染的风险。
8. 存在药物选择限制:不是所有药物都适合直肠给药,有些药物的性质不适合通过直肠黏膜吸收,或者在直肠内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影响药效,因此药物的选择范围相对较窄。
当宝宝抗拒吃药时,直肠给药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一种选择。然而,它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和潜在风险。在考虑直肠给药时,需要权衡利弊,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有其他合适的给药方式,应优先选择更安全、更合适的途径。同时,无论采用何种给药方式,都要严格遵医嘱,以确保宝宝的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