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皮肤异常或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病因究竟为何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715
巨幼细胞性贫血导致皮肤异常的病因主要有维生素B₁₂缺乏、叶酸缺乏、药物影响、肠道疾病、遗传因素等。
1. 维生素B₁₂缺乏:维生素B₁₂参与细胞的核酸代谢,对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至关重要。当缺乏维生素B₁₂时,DNA合成障碍,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其来源主要是动物性食物,如肉类、蛋类、奶类等。长期素食者易出现维生素B₁₂摄入不足;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等因素会影响维生素B₁₂的吸收,内因子是胃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与维生素B₁₂结合,促进其在回肠的吸收。缺乏维生素B₁₂还可能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导致皮肤色素沉着、苍白等异常表现。
2. 叶酸缺乏:叶酸也是参与DNA合成的重要物质。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叶酸,需从食物中获取,新鲜蔬菜、水果、豆类等富含叶酸。但叶酸性质不稳定,烹饪过程中容易被破坏。长期酗酒、营养不良、特殊生理时期(如妊娠、哺乳)等情况下,人体对叶酸的需求增加或摄入减少,可引起叶酸缺乏,进而引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出现皮肤干燥、脱屑等症状。
3.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会干扰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的代谢。例如,甲氨蝶呤是一种抗肿瘤药物,它能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叶酸不能转化为具有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影响DNA合成;苯妥英钠是常用的抗癫痫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柳氮磺吡啶常用于治疗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导致叶酸缺乏。
4. 肠道疾病:肠道是吸收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的重要场所。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可累及全消化道,病变部位的肠道黏膜受损,影响维生素B₁₂和叶酸的吸收;乳糜泻是一种对麸质过敏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摄入含麸质的食物后,小肠黏膜会发生病变,导致营养物质吸收障碍;肠道寄生虫感染,如阔节裂头绦虫可大量摄取肠道内的维生素B₁₂,造成人体维生素B₁₂缺乏。
5.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维生素B₁₂或叶酸代谢异常。如遗传性内因子缺乏症,患者由于基因突变,不能正常合成内因子,导致维生素B₁₂吸收障碍;先天性叶酸代谢障碍是由于相关酶的缺陷,影响叶酸的正常代谢和利用。
巨幼细胞性贫血引发皮肤异常的病因较为复杂,涉及营养摄入、药物作用、肠道功能以及遗传等多个方面。当出现皮肤异常并怀疑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有关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治疗上可能会补充维生素B₁₂(如甲钴胺、腺苷钴胺)、叶酸(如叶酸片)等药物,但具体治疗需遵医嘱。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