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骨折后家人揪心 遵循愈合时间表助患者康复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8221
骨折后遵循愈合时间表助患者康复,需关注血肿炎症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板形成塑形期等阶段,同时要做好饮食营养补充、药物辅助治疗、康复训练安排、并发症预防等工作。
1. 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发生后,骨折断端及其周围形成血肿,伤后6 - 8小时,血肿开始凝结成血块,局部会出现炎症反应。此阶段一般持续2周左右,是骨折愈合的起始阶段,要注意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感染。
2. 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增生,新生血管长入,成骨细胞大量增生,合成并分泌骨基质,使骨折端附近内、外形成的骨样组织逐渐骨化,形成新骨,即膜内成骨。这一过程约需4 - 8周,此时要**患者有足够的休息,避免骨折部位过度受力。
3. 骨板形成塑形期:原始骨痂中新生骨小梁逐渐增粗,排列逐渐规则和致密。骨折端的死骨经破骨和成骨细胞的侵入,完成死骨清除和新骨形成的爬行替代过程。这一阶段约需8 - 12周,可根据愈合情况,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活动量。
4. 饮食营养补充:骨折愈合期间,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同时补充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和蔬菜,以促进骨折愈合。
5. 药物辅助治疗:可使用骨肽片、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片等药物,促进骨折愈合。但使用药物需遵医嘱。
6. 康复训练安排:早期可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防止肌肉萎缩;中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骨折部位附近关节的活动,增加关节活动度;后期可逐渐增加负重训练,恢复肢体功能。
7. 并发症预防: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褥疮、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要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鼓励患者咳嗽、咳痰,指导患者进行下肢的主动或被动活动。
骨折后遵循愈合时间表进行康复至关重要。了解骨折愈合的各个阶段,做好饮食营养补充、药物辅助治疗、康复训练安排以及并发症预防等工作,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若在康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