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运动时每分钟心跳多少才合适 掌握这个数让运动更健康》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6046

运动时合适的心跳范围受运动类型、年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训练水平等因素影响。

1. 运动类型:不同运动类型对心跳的要求不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等,通常会使心跳逐渐升高并保持在一定范围,以促进心肺功能提升;而无氧运动如短跑、举重等,心跳会在短时间内急剧升高,运动后又快速下降。一般有氧运动时心跳相对稳定且有规律地上升,无氧运动的心跳波动较大。

2. 年龄:年龄是影响运动时心跳的重要因素。年轻人身体机能较好,心脏储备能力强,运动时可承受较高的心跳。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有所下降,运动时心跳不宜过高。通常可以用公式“220 - 年龄”来估算**心率,一般运动时的心率保持在**心率的60% - 85%较为合适。例如,20岁的人**心率约为200次/分钟,运动时心率在120 - 170次/分钟较合适;60岁的人**心率约为160次/分钟,运动时心率在96 - 136次/分钟较合适。

3. 身体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会影响运动时的心跳。患有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人,运动时心跳不宜过高,需严格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可能要低于正常健康人的心率范围。而身体强壮、心肺功能良好的人,运动时能承受相对较高的心率。

4.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与心跳密切相关。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心跳升高幅度较小,一般在100 - 120次/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健身操,心跳会达到130 - 150次/分钟;高强度运动如快速冲刺跑,心跳可能超过160次/分钟甚至更高。但高强度运动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

5. 训练水平:经常运动且训练水平高的人,心脏功能得到较好锻炼,运动时心跳相对稳定且能承受较高的运动强度,心率上升幅度相对较小。而缺乏运动的人,稍微运动心跳就会明显升高,且恢复时间较长。

运动时每分钟心跳合适范围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在运动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运动类型、年龄、身体状况、运动强度和训练水平等,合理控制心跳,以确保运动既达到锻炼效果,又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若在运动中出现心跳异常、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