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体质辨识,解读经常胸闷心慌的根源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8489
经常胸闷心慌的根源从中医体质辨识角度来看,可能与气虚体质、血瘀体质、痰湿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等有关。
1. 气虚体质:此类体质者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则呼吸功能减弱,易出现气短、胸闷;心气不足,心脏鼓动无力,就会引发心慌。常见症状还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等。治疗上可选用补中益气丸、玉屏风散、参苓白术散等药物,以补益中气,增强身体机能,但需遵医嘱使用。
2. 血瘀体质:体内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脉络。心主血脉,当心血瘀阻时,心脏的气血供应受阻,就会出现胸闷、心慌,还可能伴有心前区刺痛、口唇紫暗等症状。可使用血府逐瘀丸、丹参片、通心络胶囊等药物来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
3. 痰湿体质:多因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阻滞气机,影响心肺的正常功能,导致胸闷、心慌。常伴有形体肥胖、头晕目眩、恶心呕吐等症状。可选用二陈丸、参苓白术颗粒、香砂六君丸等药物来健脾化痰,祛湿理气。
4. 阴虚体质:体内阴液亏少,不能制阳,虚热内生。心阴不足,虚火扰心,就会出现心慌、心悸;肺阴亏虚,肺失滋润,可导致胸闷不适。还会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咽燥等症状。可使用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5. 阳虚体质:阳气不足,温煦功能减弱。心阳不振,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可出现胸闷、心慌;肾阳亏虚,不能温煦心阳,也会加重症状。常伴有畏寒肢冷、面色苍白、神疲蜷卧等症状。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心宝丸等药物来温补肾阳,振奋心阳。
经常胸闷心慌可能是多种中医体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若出现频繁的胸闷心慌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中西医结合科就诊,通过中医体质辨识,明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同时,使用药物时务必遵医嘱,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