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别再忽视下鼻甲肥大!医生分享治疗秘籍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9050
下鼻甲肥大是常见鼻病,病因有慢性炎症刺激、过敏反应、结构异常、药物影响、临近器官病变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 病因:
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症,会持续刺激下鼻甲黏膜,使其充血、水肿,进而导致下鼻甲肥大。
过敏反应:过敏体质者接触过敏原后,鼻腔会发生过敏反应,引起下鼻甲黏膜苍白、水肿,**过敏发作可造成下鼻甲肥大。
结构异常: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结构异常,会影响鼻腔的正常通气,导致下鼻甲代偿性肥大。
药物影响:长期使用减充血剂等药物,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引起下鼻甲肥大。
临近器官病变:如腺样体肥大、扁桃体炎等,可影响鼻腔的引流和通气,引发下鼻甲肥大。
2. 症状:下鼻甲肥大患者常出现鼻塞,呈持续性,可导致嗅觉减退、呼吸不畅。还可能有流涕,多为黏脓性。部分患者会有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这是由于长期缺氧所致。
3. 诊断:医生一般通过鼻内镜检查,可直接观察下鼻甲的形态、大小及黏膜情况。还可能进行鼻窦CT检查,以了解鼻腔和鼻窦的整体结构,排除其他病变。
4. 治疗:
药物治疗: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减轻鼻黏膜炎症和水肿。也可使用减充血剂,如麻黄碱滴鼻液,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用于伴有过敏症状的患者。用药需遵医嘱。
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激光、微波等治疗方法,通过破坏下鼻甲黏膜组织,使其缩小,改善通气。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等。
5. 预防:积极治疗鼻腔及临近器官的疾病,避免接触过敏原,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减少炎症刺激。
下鼻甲肥大虽然常见,但不可忽视。了解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并严格遵医嘱。同时,做好预防措施,可降低下鼻甲肥大的发生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