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小心眼睑瘤找上门!
有家健康网 2025-04-04阅读量:8988
长期接触有害物质易引发眼睑瘤,常见有害物质如化学溶剂、重金属、电离辐射、紫外线、空气污染颗粒等。
1. 化学溶剂:像苯、甲醛等常见化学溶剂,在工业生产、装修等环境中广泛存在。长期接触这些化学溶剂,它们可通过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人体,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基因表达,使眼睑部位细胞发生突变的风险增加,进而可能诱发眼睑瘤。
2. 重金属:铅、汞、镉等重金属,在电子废弃物处理、采矿等行业中容易接触到。重金属会在体内蓄积,损害人体的免疫系统和细胞的修复功能。当眼睑部位的细胞受到损伤且无法正常修复时,就可能发生异常增生,形成眼睑瘤。
3. 电离辐射:医院的放射检查、核工业等环境中存在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能够直接破坏细胞的DNA结构,导致细胞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长期暴露在电离辐射下,眼睑组织的细胞更容易出现癌变,引发眼睑瘤。
4. 紫外线:长时间户外活动,不注意眼部防晒,眼睑皮肤会受到大量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可引起皮肤细胞中的DNA损伤,激活致癌基因,抑制抑癌基因的活性。随着时间的积累,眼睑皮肤细胞的癌变几率升高,可能导致眼睑瘤的发生。
5. 空气污染颗粒:空气中的PM2.5、PM10等污染颗粒,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多环芳烃等。这些污染颗粒会附着在眼睑皮肤上,进入眼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慢性炎症刺激会促使细胞发生异常增殖,增加眼睑瘤的发病风险。
若怀疑患有眼睑瘤,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或肿瘤科就诊。对于眼睑瘤的治疗,手术切除是常见的方法,可直接去除肿瘤组织。此外,还可根据病情选择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手段。放疗可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化疗则通过使用化学药物,如氟尿嘧啶、顺铂、环磷酰胺等,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但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且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长期接触化学溶剂、重金属、电离辐射、紫外线、空气污染颗粒等有害物质,会显著增加眼睑瘤的发病风险。为预防眼睑瘤,应尽量避免接触这些有害物质,做好防护措施。一旦发现眼睑异常,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