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心疼!别让败血症感染伤害新生儿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1872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危害大,主要与免疫系统不完善、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弱、脐部护理不当、医院环境感染、母亲孕期感染等因素有关。
1. 免疫系统不完善: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细胞功能较弱,如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不足,补体系统的活性较低,无法有效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使得细菌等容易在体内大量繁殖,引发败血症。
2.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弱:新生儿的皮肤薄嫩,容易破损,黏膜也比较脆弱。比如皮肤轻微擦伤、口腔黏膜损伤等,都可能成为细菌入侵的门户。一旦细菌突破皮肤黏膜屏障,就可能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导致败血症。
3. 脐部护理不当:脐带是新生儿出生后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在脐带残端未脱落和愈合之前,如果护理不当,如不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通过脐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败血症。常见的脐部感染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4. 医院环境感染: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体重儿,常需要在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等环境中治疗和护理。如果医院环境消毒不严格,医疗器械污染,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新生儿感染细菌,引发败血症。例如,暖箱、呼吸机等设备如果清洁消毒不到位,就可能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
5. 母亲孕期感染:母亲在孕期如果发生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生殖道感染等,病原体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使胎儿在宫内就受到感染。出生后,由于新生儿自身抵抗力低,感染容易进一步发展为败血症。常见的病原体有TORCH(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治疗,常用药物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氨苄西林等,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但使用这些药物都需要严格遵医嘱。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会严重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与免疫系统、皮肤黏膜、脐部护理、医院环境和母亲孕期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家长和医护人员应重视这些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加强新生儿护理、严格医院感染防控、做好母亲孕期保健等。一旦怀疑新生儿患有败血症,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