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惊!这5种疾病竟然会导致尿量增多,早知道早预防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1069
导致尿量增多的5种疾病分别是糖尿病、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慢性肾盂肾炎、急性肾衰竭多尿期。
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肾脏在过滤血液时,过多的葡萄糖无法完全重吸收,会带走大量水分,从而引起尿量增多。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等,患者需遵医嘱用药,同时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
2. 尿崩症:是由于下丘脑 - 神经垂体病变引起抗利尿激素不同程度的缺乏,或由于多种病变引起肾脏对该激素敏感性缺陷,导致肾小管重吸收水的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患者会出现多尿、烦渴、多饮等症状。治疗药物有去氨加压素、鞣酸加压素注射液、氯磺丙脲等,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3.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过多的醛固酮而引起的一组以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代谢紊乱疾病。醛固酮增多会导致水钠潴留、钾排泄增多,引起尿量增多。治疗药物有螺内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等,治疗过程需遵医嘱。
4. 慢性肾盂肾炎:是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病变主要侵犯肾间质和肾盂、肾盏组织。炎症会破坏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导致尿量增多。治疗时可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左氧氟沙星等,用药应遵医嘱。
5. 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在急性肾衰竭的恢复期,肾脏功能逐渐恢复,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但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导致大量水分排出,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此阶段要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必要时可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如呋塞米等,具体治疗需遵医嘱。
尿量增多可能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上述5种疾病都可能导致这一症状。如果发现尿量异常增多,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