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脚踝肿痛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7082
脚踝肿痛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扭伤、关节炎、痛风、感染、下肢血管疾病等。
1. 扭伤:脚踝扭伤是常见原因之一。在行走、运动时,脚踝突然受到过度的内翻或外翻力量,会导致踝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等软组织损伤,局部出现出血、水肿,进而引起肿痛。轻度扭伤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疼痛和肿胀,严重扭伤则可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无法正常行走。
2. 关节炎:关节炎种类繁多,如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都可能累及脚踝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关节软骨的磨损、退变,导致关节边缘骨质增生,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和肿胀。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关节滑膜,导致滑膜炎症,产生积液,造成脚踝肿痛,且常伴有晨僵、关节畸形等症状。
3. 痛风: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代谢异常,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的炎症反应。脚踝关节是痛风的好发部位之一。当血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结晶析出并沉积在脚踝关节时,会引起急性炎症发作,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等症状,疼痛通常在夜间突然发作,且疼痛程度较为严重。
4. 感染:脚踝局部的感染,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蜂窝织炎、骨髓炎等,也会导致肿痛。细菌入侵脚踝组织后,会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炎症介质,导致局部红肿、疼痛,还可能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如果感染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
5. 下肢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等血管疾病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静脉曲张时,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回流不畅,导致静脉淤血,引起脚踝肿胀和疼痛。深静脉血栓形成时,血栓阻塞静脉血管,使血液无法正常回流,不仅会导致脚踝肿痛,还可能伴有下肢皮肤温度升高、颜色改变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肺栓塞等并发症。
脚踝肿痛的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多种疾病。如果出现脚踝肿痛的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如体格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缓解症状、预防病情进展至关重要。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