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颈椎供血不足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9548
颈椎供血不足通常由颈椎病变、血管病变、血液流变学异常、不良生活习惯、外伤等因素引起,会出现头晕、头痛、视力障碍、耳鸣、肢体麻木等症状。
1. 颈椎病变: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如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等,会压迫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狭窄,影响脑部供血。例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椎长期处于一个姿势,容易加速颈椎的退变,引发颈椎供血不足。
2. 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可使椎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血液流动。此外,血管畸形、血管炎等也可能导致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进而影响颈椎的血液供应。
3.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血液流变学改变,会使血液流动缓慢,影响脑部的血液灌注。高脂血症、高血糖等疾病都可能导致血液流变学异常。
4. 不良生活习惯:长期低头看手机、电脑,颈部肌肉持续紧张,会影响颈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进而压迫椎动脉。另外,睡眠姿势不当,枕头过高或过低,也会对颈椎造成不良影响,增加颈椎供血不足的风险。
5. 外伤:颈部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可能损伤椎动脉,导致血管破裂、痉挛或血栓形成,从而影响颈椎的血液供应。
当出现颈椎供血不足时,常见的症状包括头晕,这种头晕可能是发作性的,也可能是持续性的;头痛,多为枕部、顶部或颞部的疼痛;视力障碍,如视物模糊、复视等;耳鸣,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鸣;肢体麻木,尤其是上肢麻木较为常见。
治疗颈椎供血不足,首先要改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睡姿。药物治疗方面,可以使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倍他司汀等药物,以扩张血管,改善脑部血液循环。物理治疗如颈椎牵引、按摩、针灸等也有一定的效果。如果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无论采用哪种治疗方法,都需要遵医嘱。
颈椎供血不足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病症,会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