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七分养三分治是谁提出的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5220
“三分治七分养”的理论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其核心思想强调在疾病治疗中,医疗手段仅占30%,而自我调养(包括饮食、作息、心态等)占70%。
具体分析:
理论起源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奠定了“三分治七分养”的理论基础,主张通过“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实现身心的平衡。
历史发展
明朝御医刘纯在《误治余论》中进一步阐释了调养与治疗的关系,提出“先用开胃汤服之,喝肉汤以补之”(即七分养),待身体恢复后再用猛药治本(即三分治)。
清朝时,这一理念成为御医派的核心思想,并由史士昊等医学家传承发展,形成系统的养生体系。
现代应用
当代中医临床强调“治未病”,将“三分养七分治”融入康复医学,认为康复过程比单纯治疗更为重要。
综上,该理论虽以《黄帝内经》为源头,但经刘纯、史士昊等医学家的实践与完善,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中医养生哲学。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