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什么是免疫组化检查?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2622
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利用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方法,在肿瘤诊断、鉴别诊断、预后判断、指导治疗等方面应用广泛。其原理、用途、样本、流程、注意事项等都是了解该检查的重要方面。
1. 原理:免疫组化基于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抗体上会标记有显色剂,当抗体与组织细胞内的抗原结合后,通过化学反应使显色剂显色,从而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抗原的存在位置和分布情况。
2. 用途:在肿瘤诊断方面,免疫组化可以帮助判断肿瘤的来源和类型,例如区分癌和肉瘤、确定是上皮来源还是间叶来源等。在鉴别诊断中,对于一些形态学上难以区分的病变,免疫组化能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它还可以用于判断肿瘤的预后,某些指标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复发、转移及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此外,免疫组化结果还能指导临床治疗,比如检测某些靶点蛋白的表达,为靶向治疗提供参考。
3. 样本:免疫组化检查常用的样本是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也可以是穿刺活检获取的组织。这些样本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等处理后,制成病理切片用于后续检查。
4. 流程:首先将制作好的病理切片脱蜡水化,然后进行抗原修复,以暴露被掩盖的抗原。接着滴加一抗,使其与组织中的抗原结合,孵育一段时间后洗去未结合的一抗。再滴加二抗,二抗能与一抗结合,同样孵育和洗涤后,加入显色剂进行显色反应。最后进行复染、脱水、透明、封片等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5. 注意事项:患者在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但要确保提供准确的病史和之前的检查资料。检查后,等待结果的时间可能较长,患者需耐心等待。拿到结果后,应及时与医生沟通,由医生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病情。
免疫组化检查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通过其独特的原理,在肿瘤等疾病的诊断、鉴别、预后判断和治疗指导等多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其样本、流程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检查和理解检查结果。当面临相关疾病诊断时,免疫组化检查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