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养生:根据体质选对降血压中药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7193
中医认为,不同体质的高血压患者应选用不同的降血压中药。常见的体质类型有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痰湿内阻型、气虚血瘀型、阴阳两虚型,可分别选用天麻钩藤饮、杞菊地黄丸、半夏白术天麻汤、补阳还五汤、金匮肾气丸等进行调理。
1. 肝阳上亢型:此类型体质的高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等症状。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气火上扰所致。治疗应以平肝潜阳为主,可选用天麻钩藤饮。方中天麻、钩藤平肝熄风;石决明平肝潜阳;栀子、黄芩清热泻火;牛膝引血下行;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此外,罗布麻、夏枯草等中药也有平肝降压的作用。
2. 肝肾阴虚型:这类患者多有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等表现。是因肝肾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致。调理当以滋补肝肾为主,杞菊地黄丸是常用方剂。它由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而成,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的功效。女贞子、旱莲草等中药也能滋补肝肾,辅助降低血压。
3. 痰湿内阻型:症状可见头晕头重、胸闷恶心、食少多寐等。主要是由于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湿成痰,痰湿上蒙清窍所致。治疗需化痰祛湿,半夏白术天麻汤较为合适。方中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白术健脾燥湿;天麻平肝熄风;茯苓健脾渗湿;橘红理气化痰;甘草调和诸药。泽泻、薏苡仁等中药也有祛湿化痰的作用。
4. 气虚血瘀型:患者常出现头晕目眩、神疲乏力、气短懒言、面色紫暗等症状。是由于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导致瘀血内阻所致。治疗应以益气活血为主,补阳还五汤是代表方剂。方中重用黄芪补气,使气旺血行;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丹参、三七等中药也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
5. 阴阳两虚型: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腰酸、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是由于久病不愈,阴阳俱损所致。调理应滋阴补阳,金匮肾气丸可作为选择。它能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仙灵脾、巴戟天等中药也有温阳补肾的作用。
中医养生强调根据不同体质选对降血压中药,能更精准地调理身体,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但中药的使用需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切不可自行用药。同时,高血压患者还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维持血压的稳定。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