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孩子积食总不好,这些推拿手法家长必学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5418
孩子积食总不好,可尝试清胃经、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等推拿手法来改善。
1.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操作时,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向指根方向直推,每次推100 - 300下。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有助于改善孩子因积食引起的口臭、腹胀等症状。
2.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拇指指端按揉此穴位,按揉频率为每分钟100 - 150次,每次按揉3 - 5分钟。揉板门可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小儿食积、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3. 摩腹:让孩子仰卧,家长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孩子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环形摩动,频率为每分钟120 - 160次,每次摩腹5 - 10分钟。摩腹能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运化功能,帮助消化,缓解积食带来的不适。
4. 捏脊:孩子俯卧,家长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中指相对,从尾骨端开始,将皮肤轻轻提起,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拿至大椎穴,一般捏3 - 5遍。每捏三下将脊背提一下,称为“捏三提一法”。捏脊有调阴阳、理气血、和脏腑、通经络、培元气的作用,可改善孩子的消化功能,增强体质。
5.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用拇指指端按揉该穴位,每次按揉100 - 200下。按揉足三里能健脾益胃、强壮体质,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有一定疗效。
当孩子积食总不好时,上述推拿手法是较为实用的家庭调理方法。不过,推拿手法的效果可能因孩子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孩子积食症状严重或经过一段时间推拿后仍无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儿科或中医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孩子的饮食规律和均衡,避免过度喂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