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紧跟医学前沿:咽扁颗粒作用机制新发现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9700
咽扁颗粒作用机制新发现主要体现在抗炎、抗菌、调节免疫、消肿止痛、清热利咽等方面。
1. 抗炎:咽扁颗粒中的多种中药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咽喉部位的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如组胺、前列腺素等在炎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咽扁颗粒可通过调节相关细胞信号通路,减少这些介质的产生,缓解咽喉黏膜的充血、水肿等炎症表现。
2. 抗菌:其对多种细菌具有抑制作用,像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引起咽喉感染的细菌。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影响细菌的代谢和生长繁殖,从而达到抗菌的效果,帮助控制咽喉部位的细菌感染。
3. 调节免疫: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例如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能力,使机体更好地抵御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加快咽喉疾病的恢复。
4. 消肿止痛: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的肿胀和疼痛。咽喉部位发生炎症时,往往会出现肿胀和疼痛症状,咽扁颗粒可以促进血液流通,带走炎症代谢产物,缓解局部的压力,减轻疼痛感。
5. 清热利咽:具有清热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咽喉的不适症状。中医认为咽喉疾病多与热毒蕴结有关,咽扁颗粒中的清热药物成分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咽喉部的气血通畅,达到利咽的效果。与咽扁颗粒作用类似的药物还有双黄连口服液、蓝芩口服液、蒲地蓝消炎片等,使用这些药物都需要遵医嘱。
咽扁颗粒在抗炎、抗菌、调节免疫、消肿止痛、清热利咽等方面有着新的作用机制发现。这些新发现为其在临床治疗咽喉疾病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有助于医生更合理地使用该药物。但在实际应用中,患者应根据自身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