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老年人体质弱湿气重,艾灸何处能排湿
有家健康网 2025-04-03阅读量:7453
老年人体质弱湿气重,可通过艾灸足三里穴、丰隆穴、中脘穴、神阙穴、阴陵泉穴等穴位来排湿。
1. 足三里穴: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此穴位能调节脾胃功能,脾胃功能增强后,运化水湿的能力也会提升,从而有助于排出体内湿气。同时,还能增强免疫力,改善老年人身体虚弱的状况。
2. 丰隆穴:丰隆穴属足阳明胃经络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它是化痰祛湿的要穴,艾灸丰隆穴可以促进水液代谢,使湿气从小便排出体外,对于缓解因湿气重引起的头晕、头重如裹等症状有较好效果。
3. 中脘穴: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该穴位是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艾灸中脘穴能温胃散寒、健脾祛湿,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功能,进而帮助身体排出湿气,改善食欲不振、腹胀等湿气重的表现。
4. 神阙穴:神阙穴即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它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密切相关,艾灸神阙穴可激发经气活动,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气化功能,使湿气得以排出。同时,还能起到温阳散寒、调和气血的作用,对于体质弱的老年人有很好的保健效果。
5. 阴陵泉穴:阴陵泉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脾主运化水湿,艾灸阴陵泉穴能增强脾脏运化水湿的功能,加速湿气的排出,缓解下肢水肿、沉重等湿气重的症状。
对于体质弱且湿气重的老年人来说,艾灸足三里穴、丰隆穴、中脘穴、神阙穴、阴陵泉穴等穴位是一种有效的排湿方法。但艾灸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若湿气重的症状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或针灸科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艾灸治疗或配合其他治疗方法。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