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休克病人卧位难题,这样解决就对了!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3085
解决病人卧位难题可通过采取中凹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肢体受压、定期调整卧位、做好保暖措施等方法。
1. 采取中凹卧位:中凹卧位是将病人头胸部抬高约20° - 30°,下肢抬高约15° - 20°。头胸部抬高,有利于保持气道通畅,增加肺活量,改善通气功能,从而提高氧分压;下肢抬高,可促进静脉血回流,增加心输出量而使休克症状得到缓解。
2.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摆放卧位时,要确保病人呼吸道不受压迫和阻塞。可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进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如果病人有假牙,应及时取出。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还可使用口咽通气道等辅助工具来保持气道通畅。
3. 防止肢体受压:长时间保持同一卧位可能会导致病人肢体受压,影响血液循环,甚至引起压疮。因此,要注意给病人的肢体做好支撑,避免局部长时间受压。可使用软枕等物品垫在病人的肢体下面,如在病人的肘部、膝关节、足跟等部位。
4. 定期调整卧位:即使采取了合适的卧位,也需要定期为病人调整卧位。一般每2小时左右变换一次卧位,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在调整卧位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损伤病人的皮肤。
5. 做好保暖措施:病人在特殊状态下,体温调节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的情况。因此,要注意为病人做好保暖措施,但不宜使用热水袋等直接取暖,以免烫伤病人。可通过加盖棉被、调节室温等方式来保持病人的体温。
解决病人卧位难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中凹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肢体受压、定期调整卧位以及做好保暖措施等方法,能够为病人提供更舒适、安全的卧位,有利于病人的病情恢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和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卧位和护理措施。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