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长期不吃早餐,患胆结石的风险竟增加这么多!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1688
长期不吃早餐会使胆汁浓缩、胆囊排空延迟、胆固醇析出结晶、胆汁成分改变、胆囊收缩功能下降等,进而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
1. 胆汁浓缩:正常情况下,进食早餐后,胆囊会收缩,将储存的胆汁排入肠道,帮助消化脂肪。若长期不吃早餐,胆囊内的胆汁在夜间持续储存,无法及时排出,会导致胆汁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胆汁浓度升高。高浓度的胆汁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胆泥,进而促使胆结石形成。
2. 胆囊排空延迟:长期不吃早餐,胆囊不能按时受到食物刺激而收缩,排空时间延长。胆汁长时间滞留在胆囊内,会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因为胆汁中的胆盐、胆固醇等成分会在胆囊内逐渐沉积,随着时间推移,就可能形成结石。
3. 胆固醇析出结晶:胆汁中的胆固醇、胆盐和卵磷脂等成分保持着一定的比例,以维持胆汁的稳定性。长期不吃早餐,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相对升高,而胆盐和卵磷脂的分泌可能减少,导致胆固醇过饱和。过饱和的胆固醇容易析出结晶,这些结晶逐渐聚集、增大,*终形成胆结石。
4. 胆汁成分改变:不吃早餐会影响胆汁的正常成分比例。除了胆固醇比例变化外,胆汁中的其他成分如胆色素等也可能发生改变。胆色素与钙结合后,可形成胆色素钙结石。胆汁成分的紊乱增加了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5. 胆囊收缩功能下降:长期不规律的饮食,尤其是不吃早餐,会使胆囊的收缩功能逐渐减弱。胆囊收缩功能不佳,无法有效地将胆汁排出,胆汁在胆囊内淤积,进一步促进胆结石的形成。而且,胆囊收缩功能下降还可能导致胆囊内的压力升高,引起胆囊炎症,加重胆结石的病情。
长期不吃早餐会从多个方面影响胆汁的正常生理状态和胆囊的功能,显著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为了预防胆结石等疾病,应养成规律吃早餐的良好习惯,保持健康的饮食方式。若出现腹痛等疑似胆结石的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肝胆外科或消化内科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