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与心脑血管疾病说拜拜!从改善睡眠开始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4123
改善睡眠可从营造睡眠环境、调整作息时间、放松身心、合理饮食、借助药物等方面入手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如创造安静黑暗卧室环境、规律作息、睡前冥想、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使用艾司唑仑等。
1. 营造睡眠环境:睡眠环境对睡眠质量影响大。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卧室有助于入睡和保持睡眠状态。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等辅助营造环境,减少外界干扰,提高睡眠的深度和质量,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2. 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尽量在相同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有助于调整生物钟。长期不规律作息会打乱人体内分泌和代谢,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几率,规律作息能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节律,对心脑血管健康有益。
3. 放松身心:睡前进行放松活动,如冥想、深呼吸、瑜伽等,可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压力和焦虑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长期如此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通过放松身心,能使身体和大脑得到充分休息,预防疾病发生。
4. 合理饮食:饮食对睡眠和心脑血管健康也很重要。睡前避免摄入咖啡因、大量液体和辛辣食物等,以免影响睡眠。同时,应**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维持血管弹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5. 借助药物:若睡眠问题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辅助治疗。常见的助眠药物有艾司唑仑、阿普唑仑、佐匹克隆等。这些药物能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状况,但使用时必须遵医嘱,避免不良反应。
改善睡眠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至关重要。通过营造良好睡眠环境、调整作息时间、放松身心、合理饮食以及必要时借助药物等方法,可有效提高睡眠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若睡眠问题持续存在或出现心脑血管相关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