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医生亲授:有效缓解积食的推拿手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8821
有效缓解积食的推拿手法有清胃经、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等。
1. 清胃经:胃经位于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节。操作时,自拇指掌面第2节推向指根方向为清胃经。清胃经能清中焦湿热,和胃降逆,泻胃火、除烦止渴,可改善积食引起的胃部胀满、口臭等症状。
2. 揉板门:板门穴在手掌大鱼际平面。用拇指指端揉该穴位,称为揉板门。揉板门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对于食欲不振、积食、呕吐等都有较好的调理效果。
3. 摩腹:以手掌面附着在腹部,以肚脐为中心,做顺时针环形摩动。摩腹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消化食物,缓解积食导致的腹胀、腹痛等不适。
4. 捏脊:捏脊是用双手拇指和食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提起,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拿至大椎穴。捏脊能调节脏腑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机体抵抗力,对于小儿积食、消化不良等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还能改善睡眠质量。
5. 按揉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用拇指按揉该穴位,有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的功效,可缓解积食、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6. 顺运内八卦:内八卦位于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作圆,八卦穴即在此圆上。用拇指指端作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推动,能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
以上这些推拿手法对于缓解积食有一定的效果。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手法的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用力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积食症状较为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同时,日常要注意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