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老年人输液的4大危害及应对策略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7755
老年人输液可能带来心脏负担加重、感染风险增加、静脉炎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等危害。应对策略包括严格掌握输液指征、加强输液过程监测、做好输液部位护理、合理选择药物等。
1. 心脏负担加重:老年人心脏功能本身有所减退,输液时大量液体快速进入体内,会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的负担,可能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应对时要严格掌握输液指征,非必要不输液,并且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避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
2. 感染风险增加:输液是一种有创操作,如果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或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药物受到污染,就容易导致感染。可能引发局部感染如穿刺部位红肿热痛,也可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败血症等。这就需要加强输液过程监测,医护人员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输液器具等严格消毒。
3. 静脉炎发生:长期或频繁输液,药物对血管壁产生刺激,容易引发静脉炎。表现为沿静脉走行的疼痛、红肿,严重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为预防静脉炎,要做好输液部位护理,选择合适的血管进行穿刺,避免在同一部位**穿刺,输液后可适当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4. 药物不良反应: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快,但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相对较高。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过敏反应、胃肠道反应等。比如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可能引起过敏,使用阿奇霉素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药物,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病情等综合考虑,避免使用可能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同时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5. 微粒污染:输液中可能存在不溶性微粒,这些微粒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血管栓塞、肉芽肿等问题。在输液时应选择质量**的输液产品,必要时可使用终端滤器减少微粒进入体内。
老年人输液存在多种危害,在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应重视这些问题。严格掌握输液指征,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的输液;加强输液过程中的各项监测和护理,降低感染、静脉炎等风险;合理选择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保障老年人输液安全,提高治疗效果。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