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下肢动脉硬化,这5个锻炼误区你千万别踩!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9736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锻炼时,存在过度运动、选择不恰当运动方式、运动前不热身、运动后突然停止、忽视自身身体状况等误区。
1. 过度运动:部分下肢动脉硬化患者认为运动强度越大,对病情改善越有利,于是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锻炼。然而,过度运动可能导致下肢血管负担过重,加重动脉硬化程度,甚至引发血管破裂、血栓脱落等严重后果。比如长时间的跑步、快速登山等,超出了患者身体的承受能力,会使病情恶化。
2. 选择不恰当运动方式:一些患者没有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像下肢动脉硬化患者不适合进行长时间的站立性运动,如长时间的军姿站立或长时间逛街等。因为长时间站立会使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加重下肢缺血缺氧的情况,不利于病情恢复。
3. 运动前不热身:很多患者在锻炼前没有进行热身活动的意识。热身活动可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即将开始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果直接开始运动,尤其是较为剧烈的运动,会使血管突然受到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血管痉挛,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来说,这可能会引发急性缺血等严重问题。
4. 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结束后突然停止活动,会使血液在下肢大量淤积,不能及时回流到心脏。这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来说,会进一步加重下肢的缺血状况,还可能导致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正确的做法是在运动结束后进行适当的放松活动,如慢走、拉伸等。
5. 忽视自身身体状况:有些患者在身体出现不适,如感冒、发热、下肢疼痛加剧等情况下,仍然坚持进行锻炼。此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抵抗力下降,继续锻炼不仅不利于病情恢复,还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患者应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调整运动计划,在身体不适时适当休息。
下肢动脉硬化患者在锻炼时,要避免陷入上述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做好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时刻关注自身身体状况,这样才能在锻炼的同时,促进病情的改善,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