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中医教你四季调养中常见中药材的正确食用方法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2063
中医四季调养中,常见中药材如人参、黄芪、枸杞、菊花、茯苓等有不同食用方法。人参补气,黄芪固表,枸杞养肝,菊花清热,茯苓健脾。
1. 人参:人参是名贵中药材,有大补元气功效。春季可将人参切成薄片,含服于舌下,缓慢咽下津液,能提神醒脑、补充元气;夏季可将人参切成小块,与大米一起煮粥,既能补充体力,又能避免夏季炎热导致的上火;秋季气候干燥,可将人参泡入蜂蜜中,制成人参蜜,每日取适量用温水冲服,滋阴润燥;冬季寒冷,可将人参与鸡肉、排骨等一起炖汤,增强身体抗寒能力。
2. 黄芪: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春季可将黄芪与红枣一起泡水喝,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夏季可将黄芪与粳米煮成黄芪粥,利水消肿,缓解夏季湿气重问题;秋季可将黄芪与百合、银耳一起熬汤,润肺止咳;冬季可将黄芪与当归搭配,炖羊肉食用,补血养血,抵御寒冷。
3. 枸杞:枸杞有养肝明目作用。春季可将枸杞与菊花搭配,用开水冲泡,清肝明目,缓解春季眼睛干涩;夏季可将枸杞加入绿豆汤中,清热解毒,同时滋补肝肾;秋季可将枸杞与雪梨一起炖成枸杞雪梨汤,润肺生津;冬季可将枸杞与桂圆、红枣一起煮茶,补气养血,温暖身体。
4. 菊花:菊花能清热解毒。春季可将菊花与金银花一起泡水,疏散风热,预防春季流感;夏季可将菊花制成菊花糕食用,清凉解暑;秋季可将菊花与桑叶一起煮水,清肝泻火,缓解秋季干燥引起的上火症状;冬季可将菊花与薄荷搭配,泡成薄荷菊花茶,提神醒脑。
5. 茯苓:茯苓能健脾祛湿。春季可将茯苓磨成粉,与面粉混合制作成茯苓饼,健脾开胃;夏季可将茯苓与薏米一起煮粥,利水渗湿,改善夏季脾胃功能减弱问题;秋季可将茯苓与山药一起炖汤,补脾益肺;冬季可将茯苓与芡实、莲子一起煮成芡实茯苓莲子汤,养心安神。
中医四季调养中,不同中药材在不同季节有不同食用方法。合理利用这些中药材,能起到调养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但食用中药材时,应根据个人体质和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如有需要,可咨询中医师。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