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近视和不近视的人,老花有何不同 数据说话
有家健康网 2025-04-02阅读量:2061
近视和不近视的人在老花方面存在多方面不同,如症状表现、出现时间、矫正方式、调节能力变化、用眼习惯影响等。
1. 症状表现:不近视的人老花后,主要表现为看近距离物体模糊,如阅读书籍、看手机屏幕等时需要将物体拿远才能看清。而近视人群老花后,看远的近视症状依然存在,看近时原本近视的度数可能会有所“中和”,部分人看近反而比之前清晰一些,但也有部分人会出现看远看近都不清楚的情况。有研究表明,约70%不近视的老花者主要困扰于近视力下降,而近视者中约40%会出现看近视力改善的短暂现象。
2. 出现时间:通常不近视的人老花出现时间相对较早,一般在40 - 45岁左右开始出现明显的老花症状。近视人群由于眼睛本身屈光状态的不同,老花出现时间可能会稍有延迟,大概在45 - 50岁左右才会有较明显的老花表现。据统计,不近视人群约80%在45岁前出现老花症状,而近视人群在45岁前出现老花的比例约为60%。
3. 矫正方式:不近视的人老花后,主要通过佩戴老花镜来矫正近视力,老花镜是凸透镜。近视人群则比较复杂,部分人可能需要佩戴渐进多焦点眼镜,这种眼镜上方用于看远,下方用于看近;也有部分人会选择同时准备近视眼镜和老花眼镜,根据不同的用眼场景进行更换。调查显示,不近视的老花者约90%选择单纯老花镜矫正,而近视者中约60%会选择渐进多焦点眼镜。
4. 调节能力变化:不近视的人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老花程度会不断加深。近视人群在老花过程中,眼睛的调节能力同样下降,但由于本身近视的存在,其调节能力的变化曲线与不近视者有所不同。研究发现,不近视者调节能力每年下降约0.25 - 0.50D,而近视者调节能力下降速度相对较慢,每年约下降0.15 - 0.30D。
5. 用眼习惯影响:不近视的人老花后,可能会因为近视力下降而减少近距离用眼活动,如阅读、刺绣等。近视人群由于本身习惯了近距离用眼,即使老花后,依然会保持一定的近距离用眼习惯,但可能会因为视力问题而更加容易出现视疲劳。相关数据显示,不近视的老花者近用眼时间较之前减少约30%,而近视者近用眼时间减少约15%。
近视和不近视的人在老花的症状表现、出现时间、矫正方式、调节能力变化以及用眼习惯影响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老花问题,及时采取合适的矫正和保护措施,以维持良好的视觉质量。当出现视力问题时,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眼科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