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心情不好引发的常见慢性病,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改善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2295
心情不好可能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抑郁症等常见慢性病。可通过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社交支持、兴趣培养、心理咨询等心理调节方法改善。
1. 认知重构:心情不好引发慢性病,常因消极思维模式。认知重构能改变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以积极乐观视角看待问题。比如,面临工作压力致血压升高时,把压力视为提升能力的机会,而非负担,可缓解负面情绪,利于血压稳定。
2. 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可有效缓解身体和心理紧张,降低慢性病发作风险。常见放松训练有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深呼吸能增加氧气摄入,放松身体;渐进性肌肉松弛通过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各部位肌肉,减轻肌肉紧张;冥想可集中注意力,平静内心。
3. 社交支持:良好的社交关系是心理调节的重要资源。与家人、朋友、同事交流沟通,分享感受和经历,能获得情感支持和理解。参加社交活动,扩大社交圈子,可丰富生活,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情绪,对胃溃疡、糖尿病等慢性病康复有积极作用。
4. 兴趣培养:培养兴趣爱好能让人投入其中,忘却烦恼和压力,带来愉悦和满足感。如绘画、音乐、运动、阅读等,不仅丰富生活,还能调节情绪,增强心理韧性。运动可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等神经递质,改善心情,对甲状腺疾病患者情绪调节有益。
5. 心理咨询:若心情不好引发的慢性病较严重,或心理调节效果不佳,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心理咨询师通过专业方法和技巧,帮助患者了解和处理情绪问题,找到根源并解决。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合使用药物,如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等,但需遵医嘱。
心情不好引发的常见慢性病,可通过认知重构、放松训练、社交支持、兴趣培养、心理咨询等心理调节方法改善。这些方法相互配合,能有效缓解不良情绪,促进慢性病康复。若情况严重,应及时就医,在专业指导下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