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耳朵嗡嗡响太折磨人 这几种药帮你解决难题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9520
耳朵嗡嗡响即耳鸣,引发耳鸣的原因多样,常见的有耳部疾病、血管性疾病、全身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和心理因素等。可用于缓解耳鸣的药物有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氟桂利嗪、三磷酸腺苷二钠、利多卡因等。
1. 耳部疾病:外耳道炎、耵聍栓塞、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耳部疾病都可能导致耳鸣。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的炎症,炎症刺激可引起耳鸣;耵聍栓塞会阻塞外耳道,影响声音传导,进而出现耳鸣;中耳炎是中耳部位的炎症,炎症波及内耳可引发耳鸣;梅尼埃病则是内耳的一种疾病,会导致内耳积水,引起耳鸣、眩晕等症状。针对耳部疾病导致的耳鸣,甲钴胺可起到营养神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内耳神经功能;银杏叶提取物能改善耳部血液循环,减轻耳鸣症状。
2. 血管性疾病:耳内小血管扩张、血管畸形、血管瘤等血管性疾病,会使血液流动异常,产生杂音,表现为耳鸣。如颈静脉球体瘤,会导致与脉搏同步的搏动性耳鸣。氟桂利嗪可改善内耳的微循环,对血管性耳鸣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 全身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会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从而引发耳鸣。高血压会使血管压力增大,影响内耳血液循环;高血脂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流动;糖尿病会损害神经和血管,影响内耳正常功能。三磷酸腺苷二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改善内耳细胞的代谢功能,对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耳鸣有一定帮助。
4.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会对内耳造成损害,引起耳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会破坏内耳的毛细胞,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利多卡因可通过抑制神经的异常兴奋,减轻药物性耳鸣的症状。
5. 心理因素: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能诱发耳鸣。心理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内耳神经功能紊乱。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心理压力。
耳鸣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症状,其病因多样。在出现耳鸣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如甲钴胺、银杏叶提取物、氟桂利嗪、三磷酸腺苷二钠、利多卡因等。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需要强调的是,使用药物必须遵医嘱。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