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诊指南

电话咨询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5个原因揭秘耳朵里为何会长小疙瘩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4904

耳朵里长小疙瘩,可能是由外耳道疖肿、皮脂腺囊肿、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乳头状瘤、耳部过敏等原因引起。

1. 外耳道疖肿:外耳道疖肿是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局限性化脓性炎症。多因挖耳损伤外耳道皮肤、游泳时外耳道进水、化脓性中耳炎长期脓液的刺激等原因引起。主要症状为耳痛,张口、咀嚼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同侧头部。疖肿成熟后可自行破溃,流出脓血后疼痛减轻。治疗上,早期可局部热敷或理疗,促进炎症消退;疖肿未成熟时,可用鱼石脂甘油纱条或紫色消肿膏纱条敷于患处,促进炎症局限;疖肿成熟后,可切开排脓,并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等,需遵医嘱使用。

2. 皮脂腺囊肿:皮脂腺囊肿主要由于皮脂腺排泄管阻塞,皮脂腺囊状上皮被逐渐增多的内容物膨胀所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其特点为缓慢增长的良性病变,囊内有白色豆渣样分泌物。一般无自觉症状,若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较小的囊肿可观察,较大的囊肿或出现感染时,需手术切除。

3. 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胆脂瘤是一种外耳道皮肤脱屑、胆固醇结晶堆积、上皮包裹所形成的囊状团块。病因不明,可能与外耳道皮肤受到各种病变的长期刺激有关。患者可出现耳内堵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主要是取出胆脂瘤,较小的胆脂瘤可直接用耵聍钩取出,较大的胆脂瘤需在麻醉下进行清理。

4. 外耳道乳头状瘤:外耳道乳头状瘤是发生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的良性肿瘤,是耳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因病毒感染、外耳道慢性炎症刺激等因素引起。患者可出现耳内发痒、阻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范围应包括肿瘤及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以防**。

5. 耳部过敏:耳部接触到某些过敏原,如化妆品、金属饰品、药物等,可引起过敏反应,导致耳朵里出现小疙瘩。同时还可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治疗上,首先要避免接触过敏原,然后可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需遵医嘱使用。

耳朵里长小疙瘩的原因有多种,不同原因引起的小疙瘩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如果发现耳朵里长了小疙瘩,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有家健康网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
胃部疾病
健康资讯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反流性胃炎胃溃疡胃窦炎胃下垂食管炎
肠道疾病
结肠炎十二指肠炎直肠炎慢性肠炎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肠炎肠息肉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症状
口臭恶心呕吐便秘腹泻打嗝胃痛胃胀胃酸胃寒烧心胃出血消化不良
就医指南
来院路线
在线咨询
预约挂号
网站地图

ICP备案号:粤ICP备19122149号

本站内容仅供咨询参考,不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更不宜作为自行诊断或治疗依据,如果您对自己健康方面的问题有疑问,请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