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掌握这些方法,轻松应对新生儿吃了就拉的情况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8564
新生儿吃了就拉可通过了解正常生理现象、合理喂养、注意腹部保暖、做好臀部护理、及时就医检查等方法应对。
1. 了解正常生理现象:新生儿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胃容量小,且肠道蠕动较快,吃了就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相对较多,一般每天可达6 - 8次,甚至更多,只要大便性状正常,宝宝精神、食欲好,体重增长正常,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2. 合理喂养:要注意喂养的量和频率,避免过度喂养。按需喂养,不要强迫宝宝进食。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要注意饮食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通过乳汁影响宝宝的肠胃。如果是配方奶喂养,要严格按照奶粉说明书的比例冲调,避免过浓或过稀。
3. 注意腹部保暖:新生儿腹部容易受凉,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引起吃了就拉的情况。要注意给宝宝腹部保暖,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兜或腹围。换尿布时动作要快,避免宝宝腹部暴露时间过长。如果宝宝腹部受凉,可以用温热的毛巾或热水袋敷在宝宝腹部,但要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宝宝。
4. 做好臀部护理:由于新生儿大便次数较多,容易刺激臀部皮肤,引起尿布疹。每次大便后要用温水清洗宝宝的臀部,并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可以涂抹一些护臀膏,保护宝宝的臀部皮肤。要及时更换尿布或纸尿裤,避免尿液和粪便长时间刺激宝宝的皮肤。
5. 及时就医检查:如果新生儿吃了就拉的情况持续时间较长,或伴有大便性状改变,如稀水样便、脓血便,以及发热、呕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重不增等症状,可能是由肠道感染、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等疾病引起的,应及时带宝宝到正规医院新生儿科就诊,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布拉氏酵母菌散等,用药需遵医嘱。
新生儿吃了就拉的情况较为常见,家长无需过度紧张。通过了解正常生理现象、合理喂养、注意腹部保暖、做好臀部护理等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若情况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