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如何应对心梗后不做支架的风险 专家给你支招
有家健康网 2025-04-01阅读量:8622
应对心梗后不做支架的风险,可从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控制基础疾病、康复训练等方面入手。
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应对心梗后不做支架风险的重要手段。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再次心梗的风险。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能降低血脂,稳定斑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如卡托普利、缬沙坦、厄贝沙坦等,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减轻心脏负担。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2.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饮食上要遵循低盐、低脂、低糖的原则,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鱼类等富含营养的食物。戒烟限酒,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和酒精都会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心脏超声、血脂、血糖等检查项目。通过复查可以及时了解心脏的恢复情况,以及各项指标是否正常,以便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4. 控制基础疾病:如果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积极控制。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并按医嘱使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良好的基础疾病控制有助于降低心梗**的风险。
5. 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心脏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运动。
心梗后不做支架存在一定风险,但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控制基础疾病和康复训练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保持良好的心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