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运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益处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1476
运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调节情绪、增强自我认同、改善人际关系、减轻焦虑抑郁、提高心理韧性等心理益处。
1. 调节情绪:运动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内啡肽有类似天然镇痛剂的作用,可带来愉悦感和放松感;多巴胺能调节大脑的奖赏系统,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帮助其从消极情绪中摆脱出来,减少情绪的剧烈波动。
2. 增强自我认同:当患者坚持完成一定的运动目标,如跑完规定的里程、完成特定的健身动作组合等,会获得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逐渐积累,让患者认识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从而增强自我认同感,改变对自己的负面认知。
3. 改善人际关系:参与团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等,患者需要与队友合作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能学会理解他人、表达自己,提高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而改善人际关系,减少因人际关系问题引发的心理困扰。
4. 减轻焦虑抑郁: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和代谢,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这有助于缓解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常伴有的焦虑和抑郁症状,使患者的心理状态更加稳定,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5. 提高心理韧性:运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疲劳、伤痛等。患者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心理承受能力会逐渐增强,学会应对压力和挫折,从而提高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综上所述,运动对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在情绪调节、自我认同、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缓解以及心理韧性提升等多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心理益处。鼓励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适度参与运动,将有助于其心理健康的改善和恢复。但运动只是辅助手段,若症状严重,仍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