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空气污染会加重高密度胆固醇偏低危害,防护刻不容缓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3817
空气污染会通过影响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炎症反应、干扰脂质代谢、增加氧化应激、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等方面加重高密度胆固醇偏低的危害,需要采取防护措施。
1. 影响血管内皮功能:高密度胆固醇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当高密度胆固醇偏低时,血管内皮本身就较为脆弱。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如细颗粒物、有害气体等,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其功能受损。这会进一步破坏血管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2. 促进炎症反应:空气污染可诱发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当高密度胆固醇偏低时,机体对炎症的抵抗能力下降。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壁的炎性细胞浸润,释放多种炎性介质,这些炎性介质会进一步破坏血管壁的稳定性,加重血管病变。
3. 干扰脂质代谢:空气污染可能干扰体内正常的脂质代谢过程。高密度胆固醇在脂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将外周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空气污染可能影响这一过程,使得胆固醇更易在血管壁沉积,而高密度胆固醇偏低时这种沉积会更加明显,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4. 增加氧化应激:空气中的污染物会引发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高密度胆固醇本身具有抗氧化作用,但当它偏低时,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能力减弱。过多的自由基会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形成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这种物质更容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
5. 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空气污染还可能影响血液的流变学特性,使血液黏稠度升高。在高密度胆固醇偏低的情况下,血液的流动性本身就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血液黏稠度升高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针对这些危害,可以使用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等药物来调节血脂,但用药需遵医嘱。同时,在空气污染严重时,应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等。
空气污染会从多个方面加重高密度胆固醇偏低带来的危害,增加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生风险。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重视空气污染的防护,同时对于高密度胆固醇偏低的情况要积极进行干预和治疗,以降低健康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