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医学前沿:冬季中暑机制的新研究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9015
冬季中暑机制的新研究涉及环境因素、个体生理状态、代谢异常、药物影响、疾病并发等方面。
1. 环境因素:冬季室内通常会使用暖气、空调等设备来取暖,若室内温度过高、空气不流通,人体散热困难,就容易导致体温调节失衡,进而引发中暑。比如一些北方地区,室内温度可能会达到25℃甚至更高,且长时间门窗紧闭,这为冬季中暑创造了环境条件。
2. 个体生理状态: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者,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差。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衰退,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下降;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全。在冬季,如果过度保暖,他们就比正常人更容易中暑。
3. 代谢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患者,基础代谢率较高,产热增加。在冬季温暖的环境中,他们的身体更难通过散热来维持体温平衡,从而增加了中暑的风险。
4.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人体的体温调节机制。例如抗胆碱能药物,会抑制汗腺分泌,阻碍人体散热;退烧药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体温调节紊乱,在冬季也可能引发中暑。
5. 疾病并发:患有感染性疾病时,人体会出现发热症状。若此时处于高温环境,会进一步加重体温升高的情况,增加中暑的可能性。而且一些慢性疾病会削弱人体的抵抗力和体温调节能力,使患者在冬季也易发生中暑。
冬季中暑机制的新研究从多个方面揭示了冬季中暑的成因。环境、个体生理、代谢、药物以及疾病等因素相互作用,都可能导致冬季中暑的发生。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人们在冬季采取更合理的保暖措施,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和治疗方案,以预防冬季中暑的发生。当出现中暑症状时,应及时采取降温等措施,并尽快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