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长期失眠和正常睡眠者,猝死风险差多少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4991
长期失眠和正常睡眠者猝死风险存在差异,主要受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代谢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心理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
1.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长期失眠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交感神经兴奋,使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正常睡眠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相对稳定,能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和功能。长期处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状态,会增加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进而提高猝死的可能性。
2. 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长期失眠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会分泌如肾上腺素等激素,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这种血压的不稳定容易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而正常睡眠者的心血管系统能在睡眠中得到充分休息和修复,保持较好的弹性和功能。心血管系统负担的长期加重,会使心脏不堪重负,增加猝死风险。
3. 代谢异常:长期失眠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导致血糖、血脂、体重等指标出现异常。血糖升高会损伤血管和神经,血脂异常会导致血管狭窄和堵塞,肥胖则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正常睡眠者的代谢功能相对正常,能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代谢异常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提高猝死的几率。
4. 免疫系统功能下降:睡眠是身体免疫系统修复和强化的重要时期。长期失眠会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可能会诱发心血管事件,增加猝死的风险。正常睡眠者的免疫系统能正常发挥作用,有效抵御外界病原体的侵害。
5. 心理压力增大:长期失眠往往伴随着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压力增大。心理压力会进一步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生理变化。长期的心理压力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正常睡眠者的心理状态相对稳定,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长期失眠会从多个方面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血管系统负担加重、代谢异常、免疫系统功能下降和心理压力增大等,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长期失眠者的猝死风险明显高于正常睡眠者。为了降低猝死风险,应重视睡眠健康,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果存在长期失眠问题,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呼吸睡眠中心等科室就诊,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