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胃疼背后的传染病风险,挂号科室别选错!
有家健康网 2025-03-31阅读量:6692
胃疼背后可能存在多种传染病风险,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病毒性肝炎、伤寒、霍乱、阿米巴痢疾等。
1. 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它可通过口口传播、粪口传播等途径传染。感染后,幽门螺杆菌会损伤胃黏膜,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导致胃疼。治疗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如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阿莫西林等,需遵医嘱用药。
2. 病毒性肝炎:某些类型的病毒性肝炎,如甲型、戊型肝炎,可通过消化道传播。病毒感染肝脏后,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导致胆汁分泌异常等,进而影响消化,引起胃疼。同时还可能伴有乏力、黄疸等症状。治疗上需要进行抗病毒、保肝等治疗,常用药物有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等,具体用药需遵循医嘱。
3. 伤寒: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伤寒杆菌随污染的水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在小肠内繁殖,可引起肠黏膜炎症、坏死等病变,导致腹部不适、胃疼等症状。还会出现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等表现。治疗可选用氯霉素、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等药物,要严格遵医嘱。
4.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弧菌产生的肠毒素可导致肠道黏膜分泌大量液体,引起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同时也可能伴有胃疼。霍乱起病急,病情发展快,严重时可导致脱水、休克。治疗主要是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同时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等,用药需遵医嘱。
5. 阿米巴痢疾: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寄生于结肠内引起的疾病。阿米巴滋养体可侵袭肠壁,形成溃疡,导致腹痛、腹泻,部分患者会出现胃疼症状。粪便多呈果酱样。治疗药物有甲硝唑、替硝唑、二氯尼特等,具体治疗方案需医生制定。
胃疼背后隐藏着多种传染病风险,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当出现胃疼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务必严格遵医嘱用药。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