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最容易产生黄曲霉素的食物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1015
花生、玉米、坚果、大米、食用油
黄曲霉素是一种强致癌物质,主要存在于以下食物中,需特别注意储存条件和食用安全:
一、高淀粉/油脂类食物
- 花生
因含丰富油脂且易受潮发霉,尤其在阴凉潮湿环境易滋生黄曲霉菌。
- 处理建议 :若发现花生发霉,整包需丢弃,避免黄曲霉菌孢子污染其他未检测的食物。
- 玉米
储存不当易受潮霉变,黄曲霉素可渗透至玉米粒及制品(如玉米面、米饭)中。
- 处理建议 :收获后需彻底晾干,避免堆积,霉变后应丢弃。
- 坚果(花生、杏仁、核桃等)
开放外壳易受污染,且黄曲霉素耐高温,即使烹饪后仍可能残留。
- 处理建议 :购买时选择无霉变的包装,食用前需彻底清洗,发苦或变质的坚果必须丢弃。
- 大米
长期浸泡或存放于潮湿环境易发霉,黄曲霉素可能污染整批大米。
- 处理建议 :米缸需保持干燥通风,发现霉变米粒应立即丢弃。
二、谷物及加工制品
- 小麦、燕麦等谷物
在加工或储存过程中可能受黄曲霉污染,尤其是表面有霉斑时。
- 处理建议 :加工前需仔细检查,发现霉变应整体丢弃。
- 玉米制品(如玉米面、爆米花)
同玉米一样,加工前需确保无霉变。
三、油脂类
- 劣质食用油
小作坊生产的土榨油可能因原料发霉而污染黄曲霉素,建议选择正规品牌。
- 处理建议 :发现油色变深、气味异常时需更换。
四、其他易受污染食物
- 木耳
泡发时间过长的木耳可能产生黄曲霉毒素,建议短时间浸泡并及时清洗。
- 肉类及蛋制品
动物摄入受污染饲料后,毒素可能传递至鸡蛋、肉类中。
总结
黄曲霉素主要藏匿于发霉或受潮的食物中,尤其是淀粉、油脂类。日常储存需注意干燥通风,避免交叉污染。若误食黄曲霉素,应及时就医。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