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担心被传染狂犬病 教你判断是否要打狂犬疫苗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7790
判断是否要打狂犬疫苗,可从动物情况、暴露类型、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情况、时间因素等方面考量。
1. 动物情况:如果是家养的宠物,且动物已经按规定接种了狂犬疫苗,并且在免疫期内,其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如果是流浪动物,或者动物出现了狂犬病的可疑症状,如狂躁、流涎、怕光等,那么被其咬伤或抓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就会增加,此时通常需要考虑接种狂犬疫苗。
2. 暴露类型:暴露分为三级。一级暴露是指接触或喂养动物,完好的皮肤被舔,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接种狂犬疫苗。二级暴露是指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此时需要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三级暴露是指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等,除了立即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疫苗外,还需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3. 暴露部位:头、面、颈部、手部等神经分布丰富的部位被咬伤或抓伤,病毒更容易侵入神经系统,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高,一般建议及时接种狂犬疫苗。而四肢等部位的暴露,虽然风险相对低一些,但也不能忽视,同样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接种。
4. 伤口处理情况:如果在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能够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如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伏等消毒剂消毒,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但如果伤口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感染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可能更需要接种狂犬疫苗。
5. 时间因素:如果被咬伤或抓伤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且动物在伤人后观察一段时间仍然健康,那么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会降低。但狂犬病的潜伏期可长可短,从几天到数年不等,所以即使时间过去较久,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仍需综合其他因素判断是否接种。
判断是否要打狂犬疫苗需要综合考虑动物情况、暴露类型、暴露部位、伤口处理情况以及时间因素等多方面。一旦发生可能感染狂犬病的暴露,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必要时遵医嘱接种狂犬疫苗,如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鸡胚细胞)等,以最大程度降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