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医学前沿:研究揭示晚上睡觉口干的新机制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9327
晚上睡觉口干的新机制涉及呼吸方式、药物副作用、疾病因素、环境影响、神经调节异常等方面。
1. 呼吸方式:部分人习惯张口呼吸,尤其是存在鼻腔通气不畅问题的人群,如患有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睡眠时空气未经过鼻腔的湿润直接从口腔进入呼吸道,会导致口腔内水分大量散失,从而引起口干。
2. 药物副作用:许多药物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可能产生口干的副作用。例如抗组胺药,常用于治疗过敏反应,它会抑制腺体分泌,包括唾液腺,导致唾液分泌减少;抗高血压药中的某些类型,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降低血压,可能会使身体水分流失过多,引发口干;抗抑郁药也可能影响神经递质的平衡,进而干扰唾液腺的正常分泌功能,造成口干。
3.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与晚上睡觉口干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导致渗透性利尿,身体失水过多,会出现口干症状;干燥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使唾液分泌显著减少;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消耗水分增多,也容易在夜间感到口干。
4. 环境影响:睡眠环境过于干燥,如室内湿度较低,尤其是在使用空调、暖气的情况下,空气水分含量减少,会加速口腔内水分的蒸发,导致口干。此外,高温环境也会使人体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增加,间接引起口腔干燥。
5. 神经调节异常:神经系统对唾液腺的分泌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神经调节出现异常时,如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能会影响唾液腺的正常分泌节律和分泌量,导致晚上睡觉时唾液分泌不足,出现口干现象。
晚上睡觉口干的新机制涵盖了呼吸、药物、疾病、环境和神经调节等多个方面。了解这些机制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口干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改善。如果口干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不适,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内科、五官科等相关科室就诊,以明确病因并接受专业治疗。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