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对比!不同类型止吐药的效果差异,你选对了吗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5413
不同类型止吐药的效果差异体现在作用机制、适用范围、不良反应等方面。常见的止吐药类型有抗组胺药、抗胆碱能药、多巴胺受体拮抗剂、5 -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 - 1 受体拮抗剂等。
1. 抗组胺药:代表药物有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等。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庭神经内耳功能或大脑皮质来发挥止吐作用。适用于晕动病、内耳眩晕症等引起的呕吐。不良反应相对较轻,可能会有嗜睡、口干等症状。
2. 抗胆碱能药:如东莨菪碱,它能阻断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抑制胃肠道蠕动和分泌,从而减轻恶心、呕吐症状。常用于预防晕动病以及某些胃肠道疾病引起的呕吐。但可能会导致视力模糊、口干、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
3.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包括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等。它们通过阻断多巴胺受体,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胃排空,从而缓解呕吐。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如胃肠动力不足、放化疗引起的呕吐等。不过,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出现锥体外系反应,如震颤、运动障碍等。
4. 5 - 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属于此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的 5 - 羟色胺受体,抑制呕吐反射。对化疗、放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有很好的效果,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能有头痛、便秘等。
5. 神经激肽 - 1 受体拮抗剂:如阿瑞匹坦,它能阻断神经激肽 - 1 受体,抑制由 P 物质介导的呕吐反应。通常与其他止吐药联合使用,用于预防高度致吐性化疗引起的急性和延迟性恶心、呕吐。不良反应有疲劳、虚弱、腹泻等。
不同类型的止吐药在作用机制、适用范围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选择止吐药时,需要综合考虑呕吐的原因、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因素。无论选择哪种止吐药,都应遵医嘱使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如果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