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院动态
热点资讯
营养输液,一分钟多少滴能更好吸收
有家健康网 2025-03-30阅读量:5239
营养输液的滴速受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身体状况、输液量等因素影响。
1. 患者年龄:一般来说,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弱,心脏和血管的承受能力相对较差,输液滴速宜慢,通常控制在每分钟40 - 60滴。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尤其是婴幼儿,输液滴速更要严格控制,一般每分钟在20 - 40滴。而青壮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好,在没有特殊病情的情况下,滴速可以适当快一些,但也不宜超过每分钟60 - 80滴。
2. 病情:对于患有心脏病、肺部疾病、肾脏疾病等的患者,输液滴速需要谨慎控制。例如,心力衰竭患者输液过快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滴速一般应控制在每分钟20 - 30滴。而对于一些脱水严重需要快速补液的患者,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滴速可以适当加快。
3. 药物性质:不同的营养药物有不同的特性和要求。比如,高渗溶液如甘露醇,为了达到脱水降颅压的效果,需要快速滴入,一般要求在15 - 30分钟内滴完。而一些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氯化钾溶液,滴速过快会引起患者局部疼痛和静脉炎,滴速应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40滴。还有氨基酸、脂肪乳等营养药物,滴速也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胃肠道不适、发热等不良反应,通常每分钟在40 - 60滴。
4. 身体状况:如果患者身体较为虚弱,对输液的耐受性较差,滴速应适当减慢。而身体状况较好、耐受性强的患者,滴速可以相对快一些。此外,如果患者有过敏史或其他特殊体质,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滴速。
5. 输液量:输液量较大时,为了避免短时间内输入过多液体加重心脏负担,滴速应适当减慢。相反,如果输液量较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滴速可以适当加快。
营养输液时,滴速的调整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身体状况和输液量等多方面因素。在输液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以确保患者既能更好地吸收营养,又能保证输液安全。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出现不适,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联系我们
-
门诊时间(全年无休)8:00-20:00
-
医院地址:厦门市湖里区湖里大道37号